上海:应对社会面零星散发病例 发现阳性即落实“2+4+24”要求
海报新闻记者 于明效 上海报道
6月7日,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,当前全市正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。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,人员流动频繁,疫情反弹风险还是存在。为做好社会面零星散发病例应对处置工作,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:
一是在指挥体系方面,市、区两级指挥体系始终保持应激状态,在发现阳性感染者后第一时间响应,做好应急处置,尽快及时阻断疫情传播。
二是在发现机制方面,不断完善便捷灵敏的发现机制,建立健全“核酸+抗原”“场所码+数字哨兵”“发热门诊+药店”的综合监测体系,构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,做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处置。
三是在协同机制方面,保持公安、公卫、工信和大数据中心等部门与各区的协同联动,一旦发现阳性感染者,落实“2+4+24”要求,也就是流调队伍2小时内抵达现场,4小时内完成流调核心信息,24小时内初步查清基本情况并完成流调报告。
对于上海市有关企业单位,希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,做好职工每日健康监测,也督促定期核酸检测;按照使用“场所码”“数字哨兵”,加强进入人员登记管理,做好测温、查码等工作,加强单位日常环境清洁和消毒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位设置临时区域。一旦发生涉疫情况,立即向报告属地防控部门,并协同开展后续处置。